“慢性疲劳综合征”,听到这个名称是否很陌生?说不定症状表现你就有
豆子a
2020-07-25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12种表现

   1体力或心理负荷过重,引起不易解除的疲劳;
       2没有明确原因的肌肉无力;

  3失眠症状普遍存在,或经常多梦和早醒;

  4头胀、头昏或头痛;

  5食欲不振;

  6肩背部不适、胸部有紧缩感,或有腰背痛、不定位的肌肉痛和关节痛,无明确的风湿或外伤史;7心情抑郁、焦虑、紧张、恐惧;

  8兴趣减退或丧失;

  9性功能减退;

  10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

  11低热;

  12咽干、咽痛或喉部有紧缩感。  
     “慢疲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慢疲”既然是一种病,就有明确的诊断,首先就是疲劳症状,而且是持续3到6个月不缓解。第二是伴随低热或淋巴结肿大,免疫功能下降,或者是其他系统的紊乱或损害,比如说脱发、体重增加或减少,厌食、腹泻,睡眠障碍、头痛、记忆力减退,涉及到两个系统以上,还有一些人会伴随着全身其他多部位的疼痛和不适,符合以上特点的,才能诊断为“慢疲”,“慢疲”的诊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除了其他的器质性病变。

  不疲劳的“慢疲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表现不一定是以疲劳为首发,或者是有疲劳症状,但是并没有引起病人的重视。这种人是为了看全身多处的慢性疼痛来,或者是没有原因的瘦了,容易感冒等,还有一些人会有一些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症状。

  我见过一例是40岁,每天睡十几个小时仍然觉得很累,家人认为他是懒,这种伴随嗜睡的很多人,容易误诊为“抑郁症”。再有就是睡眠障碍,入睡难,早醒,睡眠质量差,所以第二天就觉得疲劳,以为是睡眠不足造成的。

  还有一类人,在一段时间以内,体重下降比较明显,以为是得了恶性肿瘤,经过各种检查,没有发现异常,然后根据综合判断诊断为“慢疲综合征”。
     高效率人士容易得“慢疲综合征”

  什么人最容易得“慢疲综合征”呢?第一类是IT人士,他们经常加班熬夜,压力很高,饮食不规律;第二类是媒体人,生活不规律,睡眠不足。第三类人是频繁出差的人,这种生物钟的节律紊乱就会诱发“慢疲综合征”。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0)

创建帖子

拖放照片/视频 或
选择一个

编辑帖子

拖放照片/视频 或
选择一个

删除帖子?

删除帖子后不能恢复

收藏到

举报

联系人

官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