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吃糖!”叛逆孩子突然变得懂事,家长要警惕3种心理
不加糖大战奥特曼
2020-05-28
本帖最后由 不加糖大战奥特曼 于 2020-5-28 14:25 编辑

     周末,邻居家的小美来我家玩,带了几块糖给我儿子。我儿子3岁了,因为我总是担心孩子长蛀牙,从来不让他吃糖,偶尔吃的话,也是只允许吃一块,就立刻藏起来。而且我会一直跟儿子念叨:不能吃糖,吃糖牙齿长虫子。但是每一次,儿子还是会大哭大闹一次,哭着喊着要糖吃。
     等小美走了,我刚想把糖收起来。没想到,这时候,儿子拿着糖走到我面前,非常决绝地说:“妈妈,我不吃糖。”
     这句话太让我欣慰了,但是看到儿子的眼神,我的心又暗自沉了下去。虽然他嘴上说着不吃糖,可他的眼神已经出卖了他,那明明就是期待和渴望的眼神啊。
     他还是想吃糖,而且应该是非常想吃,那为什么这一次,他没有像之前那样大哭大闹着要糖吃了呢?
     我忽然觉得有点心疼,就给了他一块糖。儿子眼里放出光来,兴奋地说,“那我就舔舔”。
     吃糖就吃糖吧,还“舔舔”,弄得我哭笑不得。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儿子有这样的转变,但是我思考后的结果,变懂事的儿子,让我并不那么开心。因为,在叛逆的儿子变懂事的背后,很可能隐藏着3种心理:
     讨好心理

     讨好心理是指,在生活中总是特别照顾别人的情绪,小心翼翼,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特别在意能不能让父母满意,总是想方设法地去获得父母的关注和喜爱。讨好心理形成的根源,有可能是缺少被关心和被关爱。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发展为“讨好型人格”,耗费大量时间去关注别人想要什么、喜欢什么,难以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挣扎在自己想做和他人的期待里。
     邻居蛋蛋妈也有类似的烦恼,就是自己家的孩子太“懂事”,太在意大人的想法,特别听话。
     有一次,蛋蛋奶奶带他出去玩,在商店里看到了五颜六色的饮料,蛋蛋奶奶问:“你想吃喝吗?”
     蛋蛋说:“不想喝,妈妈说小孩子不能喝饮料。”
     奶奶很满意,说:“我家蛋蛋最乖了,最听话了。”
     其实,哪有孩子不喜欢饮料果汁的,不过是有些孩子认为只有自己“乖”,才能让父母高兴,于是压抑着真正的自己,努力做出乖巧的样子。
     家长可能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会不经意说一些话。比如“再不乖我就不喜欢你了!”“你如果这么淘气,就没有人喜欢你!”之类的话,这些话很可能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孩子不敢犯错,不敢淘气,不敢调皮。
     日本漫画家佐野洋子在《我的儿子原来是猴子》里描写儿子的时候,这样说:
     任谁看,他都不是个好孩子。上学时,他曾经一天被罚站五次。不过,在他长大以后,我希望他能守护自己所爱之人,相慰平生。
     我想随便儿子做什么都好。只要他的儿童时代,像个孩子一样充分活过,那就够了。
    佐野洋子没有太干涉孩子的生活,哪怕他调皮淘气,也让他自己去经历,让他有一个释放天性的童年。
    所以,家长不要过于严苛和限制孩子,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只有孩子的生命自然舒展,才能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假意附和的心理

     假意附和的心理,是一种成人化的功利心理。有的孩子懂事谦让,愿意分享,听父母的话,其实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希望父母回馈给自己更好的。
     就拿吃糖这件事,如果孩子特别乖巧懂事地说:“我不吃糖,我听话。”家长一般都会心软,给孩子吃一点,孩子会误以为自己得到了奖励,只要这样说,那下次父母还会奖励他。
     于是,孩子并不是不想吃糖,而是想要更多糖,假装自己听话,不吃糖。
     我之前的一篇文章孩子谦让懂事的背后,却是“假意附和”,原因出在父母身上,说的就是假意附和的表现和危害,有的孩子习惯靠装乖巧、装听话,来获得父母的奖赏、夸赞,达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为了让孩子听话懂事,附加太多的奖励条件。
     比如,“你要是不吃糖,我就给你买玩具。”
    “你要是把这个小汽车送给弟弟,我就再给你买个更大的。”
    “你要学会分享,只有你把东西分享给别人,别人才能分享他的东西给你。”
     匮乏心理

     过度限制孩子的某种需求,会让孩子产生匮乏感。
     有个妈妈曾经说,她从小严格限制孩子吃巧克力,有次竟然发现孩子不知道从哪弄了一块巧克力,偷偷握在自己手心里睡着了,弄得床上都是棕色的巧克力印儿,这个妈妈刚想发火,孩子却大哭起来,说:“我的巧克力还没吃就化了。”
     我们会发现,如果我们特别禁止孩子吃零食,当孩子看到别的孩子吃零食,他们会非常羡慕,一旦有机会尝试,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去补偿自己的缺失,有时候甚至是极端和夸张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匮乏感”,是指人内心的某种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千方百计地去补偿。
     所以,吃零食可能不仅仅是吃那么简单,还关乎孩子的心理健康。
     面对孩子正常的欲望,家长们正确的做法不是堵,而是疏。因为越是反对,孩子就对零食越好奇,越渴望,越是禁止孩子做一件事,他就越是跃跃欲试。
     对于零食,家长可以有选择地给孩子吃,定时定量地吃,并且主动提供给孩子吃,教给孩子分辨哪种零食可以吃,哪种会对身体有害处,让他从对零食的取舍中,反映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当孩子尝过了很多零食,再看见超市的零食,也不会看见什么想要什么,不会看别的小朋友吃自己眼馋,更不会“口是心非”地假装懂事,来讨好父母,或者想要变相获得奖励。
     所以,很多时候,我希望我的孩子不必太懂事,我更希望他真实、自然、舒展,不压抑自己,不讨好别人,拥有快乐健康的童年生活。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0)

创建帖子

拖放照片/视频 或
选择一个

编辑帖子

拖放照片/视频 或
选择一个

删除帖子?

删除帖子后不能恢复

收藏到

举报

联系人

官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