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首次北极考察队长:全球气候临界点提前至本世纪中叶
普通农民
2019-09-28
专访首次北极考察队长:全球气候临界点提前至本世纪中叶
昨日(9月27日),中国第10次北极考察队完成主体考察任务返回青岛。从1999年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到今年第10次北极考察,20年间,北极的快速变化及其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反馈作用,一直是中国北极考察的重点。日前,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队长兼首席科学家、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原主任、自然资源部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主任陈立奇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陈立奇谈到,地球演化已进入人类世时代,人类活动对气候及生态系统将造成全球性影响,全球气候临界点或将提前到本世纪中叶出现。两极是全球变化的一个放大器,可以通过南北极的变化来评估人类活动的影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入北冰洋五次遭遇北极熊新京报:1999年,我国为何要组织开展首次北极考察?陈立奇:在全球变化的驱动下,北极地区产生了快速变化。北极地区温度升高是全球平均的2-4倍,海冰的面积和厚度都出现快速降低,导致北半球极端天气增加,对我国的天气和环境也产生影响。1999年,121位考察队员组成的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破冰船驶向北冰洋,围绕“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和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北冰洋与北太平洋水团交换对北太平洋环流的变异影响”和“北冰洋及其邻近海域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对我国渔业发展的影响”等3大科学问题展开考察。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是继我国南极考察15年后又一次组织多部门参与与国际大计划接轨的国家极地行动,实现了我国极地考察从南极到北极的跨越。新京报:首次北极考察遇到过哪些困难?陈立奇:首次考察历时71天。“雪龙”号深入北极诸多人类未知的海域,遇到过严重冰情、弥漫阴霾、突发气旋、流冰和浅滩以及北极熊的干扰等诸多极端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困难。当时一项重要任务,是与“全球华人北极世纪行”在加拿大的图克托亚图克港会合,让海外华人参观中国“雪龙”号破冰船、交流北极考察经验。1999年8月14日,图克港大雾弥漫,能见度只有100多米。图克港外是一片浅滩,吃水要求9米的“雪龙”船只能在离港口15海里水域抛锚,原计划靠港上船参观活动计划落空。当时我和“直九”直升机机长商量后决定,让直升机从船上起飞到图克港等候,天气好转马上把华人分批运到船上来。就在最后一次把华人运回岸上再返回时,两位飞行员意外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由于当时大雾弥漫,飞机只能超低空飞行,最低距离海面高度只有10米。他们看到“雪龙”的影子时,马上调头想从右舷接近,一转圈却找不到船了。两位飞行员只能在雾中一点一点向前摸索着寻找,等再看到“雪龙”号时,飞机离船只有不到50米。飞行员眼疾手快紧急上拉,终于看到了船艉直升机起降平台,安全降落。新京报:首次考察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陈立奇:进入北冰洋五次遭遇北极熊。我记得8月18日在1小时内就2次见到北极熊,说明考察的海域已进入了北极熊出没的冰区。根据考察队规定,武装巡逻人员在发现北极熊时,首先要向科考人员示警,然后争取用信号弹把北极熊吓跑,只有当北极熊距离科考人员100米内并具有攻击倾向时,才可以开枪射击。8月23日,“直九”直升机载着一支6人小分队,到远离“雪龙”船100多千米的浮冰上作业。队员分散到各自岗位上作业时,突然有人高喊“北极熊”,大家一抬头,看见一大两小3只北极熊在一个隆起的冰脊上一字排开,正向考察队员们张望。一位负责警卫的队员马上端起一把冲锋枪,紧紧盯住最大的一只北极熊。北极熊与考察队员对视了大约四五分钟,两只小北极熊还好奇地向前走了几步,后来它们还是消失在了冰脊上。这次冰山遭遇北极熊经历,想起来真有点后怕。后来大家分析,当时6个考察队员中有5人都是身高1米8的“大块头”,身穿酱红色发光的考察服装,一字排开还真有点威风凛凛的感觉,估计北极熊认为斗不过,只好怏怏地走了。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0)

创建帖子

拖放照片/视频 或
选择一个

编辑帖子

拖放照片/视频 或
选择一个

删除帖子?

删除帖子后不能恢复

收藏到

举报

联系人

官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