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引发“街头效应” 即鲁迅所批判的"看客心理"
没谁了
2017-11-24
本帖最后由 没谁了 于 2017-11-24 07:52 编辑


    上海携程亲子园虐童案还没处理完,今日,网上又流传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接连发生,可以想象公众对此消息的接受程度,必将对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及背后的公司红黄蓝教育公司群起而攻之。网传的孩子被针扎、喂药、猥亵等是否属实,按照前解释逻辑,公众能猜出个大概。相继发生的类似事件,一般不会空穴来风,相关应该提高敏感度,及早进行危机干预,公布真相,给家长一个满意的结果。

    类似事件被相继曝光后,公众在心理和情感认同上也会发生转变,由同情、道德谴责、声援变为好奇围观,很多人都会猜测事件是否属实,有多少孩子受到虐待,会有哪些虐待,等等。他们的道德心理轨迹由对整个事件宏观层面的关注、谴责转向对微观的细节的好奇。所以,前后两起虐童事件的发生,网络舆论有着明显的差别,对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的讨论已经出现了"臆想体":想象尽可能多、尽可能坏的结果。如网上有张截图显示,该幼儿园组织嫖客来园里挑选小姑娘和小男孩,我想这也很有可能是臆想出来,危言耸听的。因为大家都已经明白了类似舆论的走向,媒体跟进的过程及可能出现的结果,甚至连批判、谴责的道德视角也是一样的。

    网民们还关注什么,通过什么方式释放同理心,表达同情呢?就是自觉充当举证人的角色。"臆想体"正是假想为举证人的网民们提供的直接或间接的证据。哪些是直接证据呢?是网民通过此事件曝光后回忆、联想起自己孩子身上的伤,以前被忽视了,现在才知道可能受了虐待。什么是间接证据呢?是网民听来的,或者自己孩子不在这家幼儿园遭受的虐待,或者是想象出来的。随着事件的进展,网民会像在"知乎"问答上一样,讲述各种孩子在幼儿园受虐待的奇葩经历,越新鲜,越严重,越能表现出某位网民对此事件的关心程度,以及占据的道德位置。

    怎么理解"街头效应"呢?现如今,网络社会的开放,因各种道德事件的介入、演绎像极了传统道德制约下的村落。村落是靠族长、村长的道德权威治理下的熟人社会,村里发生的风吹草动,很快每家每户都知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有伤道德的事尤其传播得快,对于真相一时不明朗的,更容易激起村民议论的兴趣,会演绎出各种各样的桥段出来,这就是"街头效应"。如,村里某位独自带着一个孩子的中年妇女夜里离奇死了,村民们普遍会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晦气的事,而没有非亲属的人愿意帮忙料理后事。村民A义正言辞地说,死者平时生活不检点,失德了,糟了报应。村民B带着知道内情的底气说,他看到死者跟不明来历的人来往,估计是谋杀。村民C说,听算命的说,死者命硬,克死了丈夫后,再克死自己。每天,都会有人聚集在树下、路边,挨个报告自己的新发现,在相互交流中体验生活的新鲜感,然后,各忙各的去了。慢慢地,死者离奇死亡事件本身已经不再重要,也不会有人去关心死者孩子的去向。整个事件的演绎就像一篇写实的小说。

     "街头效应"实质是鲁迅所批判的"看客心理",不仅不利于事件的有序处置,而且会制造出恐慌的情绪,加重家长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陷入幼儿教育的焦虑之中。

    回到事件本身,我们还是要理性对待,相关部门高度警惕,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及早进行危机干预,及时跟进事件,尽快公布真相,给家长一个满意的结果。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保护孩子,吹散虐童阴影,守住"幼有所育"的底线。



    相关部门已经回应彻查,希望给受害孩子和家长一个公道。频繁发生这事,就是监管不力,之前是携程现在红黄蓝,希望查清所有真相。以章子怡为首的明星还是比较给力,这事看来不会那么轻易平息。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7)

创建帖子

拖放照片/视频 或
选择一个

编辑帖子

拖放照片/视频 或
选择一个

删除帖子?

删除帖子后不能恢复

收藏到

举报

联系人

官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