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咬”直糊脸,还往鼻子嘴里钻!会不会得传染病?
哑紫风铃
2017-09-16


“这些‘小咬’追着人跑,有的还飞到孩子的鼻孔、眼睛里。”最近,不少宝清人都被这些漫天飞舞的小虫所困扰。每年到了秋季我们身边都会出现成群的黑色小虫子。不过,小虫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除了他们成群的往脸上、身上飞,走路手也得跟着一起“上下摆动”外,一些家长最怕的是这些小虫子对小宝宝们的皮肤造成伤害。

市民吐槽:“小咬”密密麻麻 直往人脸上糊

入秋后,一大波恼人的“小咬”突然出现在双鸭山宝清的大街小巷,成群结队地在空中飞舞,将出行的人们身上、脸上“糊”上厚厚一层,不胜其烦。

那这些成群的小飞虫们到底是什么?又是什么原因我县今年变得这么多呢?



  对此,专家表示,这是因为今年其族群繁殖密度过高,又着急寻找可以越冬产卵的场所,因此我省多个市区内出现“小咬”成群的现象。

专家解释:今年繁殖密度过高 不会传染疾病

15日中午,生活报记者采访到了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的迟德富教授。据迟教授介绍,市民在街头遇到的“小咬”其实是属于同翅目蚜科的有翅蚜虫。蚜虫多生活在农田、菜地中,今年秋天,哈尔滨以及我省其他城市遭到“小咬”闹城,是因为蚜虫族群繁殖密度过高。入秋后天气变冷,蚜虫要产卵越冬,便开始到处飞舞寻找可以越冬产卵的场所。



而其越冬场所多为草根底部,因此在市区绿化带周围就出现了“小咬”成群的现象。“但市民也不用担心,这种蚜虫不传染疾病。”迟教授解释说:“接触它这么多年,还没看到有人对它过敏。现在天冷了,它喜欢往热乎地方飞,人身上不也热乎嘛。但这个蚜虫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大家可以放心。”

  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金志民:这个虫子学名叫飞蠓,是由于周边的温度低,市区温度高都飞到市区来了。他们一般存活的时间是十天左右,他们的天敌是瓢虫,并不是今年特别多,只是因为它们进市区比以往早了瓢虫还没来,等十一左右瓢虫来了他们就少了,他们一般会在树上产卵,明年继续繁殖。

所以说,这种昆虫不传染疾病,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影响,大家可以放心!


小贴士想躲它 出门别穿黄色衣服

迟教授说,“小咬”喜欢浅色的衣服,尤其是黄色衣服,建议市民在户外活动时,用衣物把自己防护好。出门戴上口罩、墨镜、帽子、围巾等,并在出门前喷点花露水之类的驱虫剂。

钻进眼 快用清水冲洗

哈尔滨市南岗区燎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康义民提醒市民,如果“小咬”钻进眼睛里,可用清水冲洗;如果钻进耳朵的话,最好不要着急乱掏,可以用棉球轻轻粘出;如果入耳较深的话,建议及时就医,找医生帮忙。



牡丹江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  袁宏伟:户外活动一个是少上花草植物多的潮湿地方去,别穿橘色的这种特别艳颜色的衣服,它比较吸引小虫。出门带口罩防护带眼镜避免这些小虫的接触,再一个就是回家把衣服抖落抖落,带到屋里皮肤容易不断的接触叮咬,容易产生过敏反应的几率会增加,领口袖口要扎紧,不要让虫子进入。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0)

创建帖子

拖放照片/视频 或
选择一个

编辑帖子

拖放照片/视频 或
选择一个

删除帖子?

删除帖子后不能恢复

收藏到

举报

联系人

官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