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张羊皮纸组成中世纪最大的世界地图
小朋
2017-05-05




中世纪的天主教的修道院,一直是欧洲天文地理知识、文学艺术和财富的宝库,许多传世的著名地图皆出自修道院,包括这里要说的这幅中世纪欧洲最大的世界地图。

1830年,德国北部吕讷堡的埃布斯托夫(Ebstorf)镇的一座女修道院里,一个名叫夏洛特.冯.拉斯波格(charlotteVon Lasperg)的修女在院内放宗教用具的杂货间里发现了由30张羊皮纸

(犊皮纸“Vellum”拉丁语原意为“由小牛制成”,后衍生古法语“小牛皮”。最好的“纸”为“胎皮纸”,动物胎皮制成,或幼年动物皮。公元3到13世纪,欧洲普遍使用这种纸书写文件和绘制地图,直到中国纸传入欧洲)组成的彩色地图,图纵3.58米,横3.56米。图上文字说明,主要用拉丁文写成,也有不少地名用当时的德文方言写成。图上没有作者的名字,后世以发现地称其为“埃布斯托夫地图”。这幅地图也没有绘制时间,人们根据相关信息推测此图大约成于13世纪晚期。

中世纪时,埃布斯托夫镇的女修道院曾是天主教本笃会修道院。16世纪宗教改革后,这个本笃会修道院改成新教的修道院。这幅巨大的地图被发现后,在1885年重建存放它的教堂时遭到毁坏,可能遗失了几张羊皮。随后,此图辗转各地进行修复,先是运往汉诺威,1891年又被运往柏林进行修复,之后又被运回汉诺威保存。二战时,人们曾想将它转移到一个安全地方,但未及办好转运手续,1943年反法西斯盟军空袭汉诺威,这幅当时欧洲最大的中世纪世界地图在战火中化为灰烬。不幸中的万幸是在漫长的修复过程中,专家拍摄此图的全部照片还在,这些黑白照片成了它唯一的记录,1950年代人们根据这些照片制作了埃布斯托夫地图复制品。

这幅埃布斯托夫地图虽然是复制品,但仍非常震撼人心。此图宗教意图十分突出,整个大地被圆形的大海洋包围,大地被铺排于基督受难十字架上,并被基督巨大的身躯拥抱,图上端是头部,下端是脚,带表东西;图左右是两支手,分别指向南北,心脏即世界中心是耶路撒冷。它和中世纪的“T-O”世界地图格局一样,也是东方在上,基督头像旁的伊甸园里有亚当和夏娃,群山包围伊甸园,群山下方是恒河和它的十二条支流。在此下方偏左的位置是中国,也同样被群山包围着。

在亚洲北部,其显著特征是类似长方形的一个海角延伸到了宇宙之海中,这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吃人巨兽家园;城堡堞形线条标示出传说中的亚历山大帝为防范外敌入侵而修建的雄伟城墙。在图的左边手掌的地方,有几个冒着火焰的祭坛表示着这里是世界最北端。

此图右下侧为非洲,作者对非洲的描绘很简单,它的北海岸和西海岸几乎径直从印度洋延伸到大西洋,而南海岸和东海岸则被描绘成一个弧。非洲的主要标志是尼罗河,制图者认为它的源头是位于今天摩洛哥境内的一个湖。尼罗河最初的流程是自西向东的,当它接近非洲大陆的东端时,就消失在沙漠里,在穿过埃及时,又流向相反的方向,第一次绕开了有人居住的土地。在亚洲和非洲大陆上,四处散布着各种诡异奇特的人物和动物图像,还其他一些奇怪的神话人物和精灵们。这类怪物小图案整地图上有几十个之多。制图者显然对欧洲了解更多,但仍采取同样程式化的手法来进行描绘,欧洲大地分为几块,并没有精确复制海岸线或其他地理方面的细节。

此图的信息来源有很多,主要是经文和宗教故事,此外是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23年—79年)《自然史》一类古典时期著作;还有一些来自于中世纪的著作,如1151年出版的《世界宝鉴》(Imago Mundi)等当时流行的宇宙论和地理学百科全书。所以,此图地理学意义,远低于它的文化历史价值,正因如此,它成为中世纪欧洲人的宗教观和想象世界的代表作品。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0)

创建帖子

拖放照片/视频 或
选择一个

编辑帖子

拖放照片/视频 或
选择一个

删除帖子?

删除帖子后不能恢复

收藏到

举报

联系人

官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