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到底是怎么回事
生活小秘书
2017-03-14


心脏病中,最危言耸听的诊断,非“心肌缺血”莫属。首次因“心肌缺血”就诊的患者,半数以上并非是真正的心肌缺血。那么,到底什么是心肌缺血呢?

心肌是人体最强大的肌肉群之一,每天收缩、舒张约十万次,而且会持续一生的时间,其动力源泉之一就是心脏冠状动脉。冠状动脉负责给心肌供血,并滋养着心脏。所谓的心肌缺血,简单来说,就是心肌缺乏血液供应。

健康人在正常的环境中,一般是不会发生心肌缺血的,因为冠状动脉会智能地调节供血量。比如,在剧烈运动时,冠状动脉会发生扩张,供血量可增加至休息时的6~7倍。可是,一旦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其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年龄增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都能促进并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发生心肌缺血。冠状动脉轻度粥样硬化,一般情况下不会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管腔狭窄程度的增加,当狭窄率达到50%~70%时,在心跳过快、情绪激动后,可能就会诱发心肌缺血的症状——心绞痛。一旦管腔完全堵塞,心肌供血完全中断,就会出现临床上最为严重的心肌缺血,即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主要包括两种情况,即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典型的心绞痛症状,是与劳累、活动等因素相关的心前区、胸骨后疼痛,每次发作不超过15分钟,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后可缓解。在心绞痛发作的时候,心电图上也会出现T波、ST段等改变。但是,心电图只有在心绞痛发作时才有明显改变,不发作时,仅仅有轻微的T波、ST段问题,不是冠心病诊断的可靠标准,这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冠心病误诊原因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是最严重的心肌缺血形式,表现为剧烈而持续的胸痛,患者本人可能会出现“濒死感”,停止活动或含服“硝酸甘油”不会有明显效果。而此时,最有效的干预手段,可能就是溶栓或心脏支架治疗(依病情而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的典型表现为T波高尖、ST段抬高等。一般情况下,医生通过问诊患者病史、病情,再结合心电图的相关表现,就能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0)

创建帖子

拖放照片/视频 或
选择一个

编辑帖子

拖放照片/视频 或
选择一个

删除帖子?

删除帖子后不能恢复

收藏到

举报

联系人

官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