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街头一女子骑电动行李箱被交警拦下的视频引发关注。最终,交警依法对该女子进行了处理。

电动行李箱成“网红代步神器”,但部分消费者并不清楚其使用范围。
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搜索发现,已经有不少网友分享了使用电动行李箱的视频、图片,使用场景包括机场、展会、旅游景点、办公室等,这其中也不乏一些明星、网红博主,由此也引发了部分消费者的跟风购买,家住安徽的孙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孙先生称,自己当时买就是觉得好玩。
孙先生使用的电动行李箱为20寸,电池可以拆卸,已经携带登机多次,但对于电动行李箱使用的具体范围,孙先生并不清楚。“我没有在马路上骑过,不知道会不会被查,我主要是担心安全问题。”

100瓦时以下没有特殊要求,可以随身携带;100瓦时到160瓦时之间,需要经过航空公司批准;超过160瓦时不允许携带。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国内机场,旅客骑行此类电动行李箱没有被制止。不过,在部分地铁站内是不被允许的。北京市海淀区某地铁站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在电池容量不超过两万毫安的前提下,可以携带进站,但不能在站内骑行。

那么,目前电动行李箱究竟可以在哪些场景中使用?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民警周力告诉记者,电动行李箱既不属于机动车,也不属于非机动车,只能在封闭的小区道路和室内场馆等场景下使用,不能上马路。
周力提醒,骑行电动行李箱等滑行工具上路,既违法也不安全。首先,从法律角度来说,电动行李箱上路属于交通违法行为;其次,电动行李箱上路有安全隐患,如果发生事故,根据行为的不同可能还会承担相应责任。

顾大松建议,首先要从源头上规范各类代步工具的生产和销售,明确各类标准。其次,在管理层面更要因地制宜。“有些特殊场景里如果有特别需求,可以另做考虑,但要进行规范管理。”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 )